跳至主要内容

2019-20年度儿童福祉及发展资助计划

机构名称计划名称计划目的及形式计划对象

一年期计划(16个)

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

儿戏剧场

透过戏剧及演出,鼓励小朋友就自己关注的议题表达意见。

小三至小六学生及公众

青年会书院

今日青年 明日青英

透过师友计划培育学生个人发展,及协助中一学生适应中学生活。

中学生

基督教励行会

上下「童」心

透过活动课堂丶家长讲座及嘉年华,增强儿童及家长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的认识,深化家长的支援角色,同时提升区内人士对保护儿童的意识。

小学学生丶家长及公众

文康之友

动感北区 ~ 躲避盘小队训练计划

透过躲避盘训练班及社区同乐日,让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儿童及公众

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

UNICEF HK 细路「爱.玩.营」

透过义工培训及亲子游戏日,推广营养丶保护和刺激(爱.玩.营)对0-8岁儿童大脑健康发育的重要性,并教育父母和照顾者对儿童早期发展和护理技巧的认识。

0 – 8岁儿童丶家长及公众

香港才能教育研究会

动历体育校园计划

透过体育活动及分享会,鼓励儿童善用科技进行体育活动,介绍及鼓励儿童参与在校内体育课较少接触的体育活动,及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至17岁儿童每天应进行不少於60分钟中等至剧烈强度体能活动(MVPA 60)。

5 – 17岁儿童

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

玩足100

透过工作坊丶讲座丶游戏体验日丶典礼丶定期培训和聚会,推广游戏对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加强家长对儿童情绪和社交发展的认识,让亲子从游戏中建立更好关系,推动家庭持续与孩子游戏,加强他们的身心发展。

小学学生及家长

竹园区神召会南昌康乐幼儿学校

游乐园Play Kid

透过培训工作坊丶亲子活动丶师徒制游戏教学及嘉年华,让家长明白「游戏」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并从计划中获取更多透过「游戏」加强亲子沟通的技巧。

幼儿学校学生丶家长及社区人士

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

甜甜「禤」小天使 爱与梦飞翔

透过导师培训计划,发展学生的艺术天赋,让学生发展沟通及解难能力,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学生

德信学校

善意沟通・轻松FUN

透过运动/户外活动及分享会在校园推广善意沟通及轻松玩乐的气氛。

德信学校学生及老师

中华基督教会屯门堂幼稚园/幼儿园

身心健康好孩子

透过讲座丶工作坊丶运动班及运动会推广游戏对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加深公众对儿童情绪和社交发展的认识及推广运动的益处,使儿童获得更健康的生活。

中华基督教会屯门堂幼稚园/幼儿园学生及家长

香港青年协会赛马会茵怡青年空间

「童声童戏童创」儿童权利发展计划

透过工作坊丶論坛丶表演丶义工服务及日营,扩阔儿童的视野,以培养参与儿童的同理心,提供平台让儿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及提升公众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及关注。

6 – 18岁儿童及公众

小彬纪念基金

爸爸丶妈妈,让我们对话吧

透过制作短片及推广活动,展示鼓舞人心的故事,鼓励少数族裔父母了解子女的需要,支持他们实现梦想,追求更美好的将来,以及提高公众对少数族裔年青一代所面对问题的认识。

公众

汉师德萃学校

「正」想玩—幼儿正向心理培训计划

透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建立正向思维模式。

幼稚园学生

仁济医院社会服务部

守护孩子我做起

透过讲座/工作坊丶比赛及日营,提高家长及老师对於保护孩子的意识及技巧,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并由专人协助有需要学童。

幼稚园/幼儿园学生丶家长及老师

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油尖旺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

敢动─少数族裔儿童参与运动计划

透过运动训练丶运动交流丶工作坊及嘉年华,鼓励参加者敢於行动,提升自我,参与社会,提升少数族裔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正面的自我价值观,同时提升社区人士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本地及少数族裔小学生

两年期计划(26个)

道慈佛社杨日霖纪念学校

日霖心灵计划

透过治疗小组及分享会,强化家庭角色,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及其家长和照顾者,亦支援少数族裔家庭,并组织不同的家庭建立互助支援网络。

轻度智障中小学生丶家长丶照顾者及老师

成长希望基金会

「故事游学园」— 权利和责任篇

透过讲故事的工作坊和比赛,培养小学生的读写和口头表达能力丶自信心和道德价值观,以及对儿童权利和责任的认识。

小四至小六学生及家长

儿童脊科基金有限公司

「全城动动脊」护脊体适能大行动

透过工作坊丶游戏及竞技比赛,引发大众关注脊骨神经健康及保护,推广儿童护脊体适能运动,教导家长和老师有关儿童护脊的知识和技巧。

2 – 7岁儿童丶家长丶老师及公众

戏剧英语教育剧团

樱桃街:以布偶和舞台释放孩子的天份

透过工作坊及表演,让儿童从设计和制作布偶中释放才能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唤起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潜能以及有特殊需要儿童的需要的认识,并改善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幼稚园及小学学生

赛璐珞影像文化有限公司

童声童戏—游戏文化推广计划

透过游戏导赏团及公众教育展览,推广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公众人士

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

「童在社区」特殊学习需要儿童支援计划

透过展览丶工作坊及宿营,提升有特殊学习需要学童的沟通及社交技巧,提高家长对特殊学习需要的认识,为家长建立一个互助平台,及让公众了解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家庭的需要。

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丶家长及公众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

看孩子

透过工作坊丶讲座丶小组丶训练课程及街站,增加儿童对其权利的认识,让参加者提升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儿童大使以宣扬保护儿童讯息,并增加社会大众认识儿童保护的资讯。

儿童丶家长及公众

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神爱关怀中心

豆丁游戏工程师

透过实地考察丶工作坊丶培训及展览,鼓励儿童主导决策及执行理想,培训他们成为「游戏工程师」。

小学生及公众

生命工场

「好好长大」幼儿绘本阅读及权利推广计划

透过绘本亲子共读及推广活动,提高儿童丶家长及照顾者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列明保护儿童的价值观的认识,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及其价值观的认识。

4 – 6岁幼儿及其家长及照顾者

循道爱华村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部爱华青少年综合服务队

「以心童行」 计划

透过社区体验式活动丶亲子工作坊及艺术工作坊/小组,让社区人士明白游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性,减低儿童的压力,让他们表达内心感受。

儿童丶家长及社区人士

融幼社

同一天空下

透过工作坊丶青年大使计划和宣传活动,提升学生和公众的保护儿童(特别是在港出生的外籍家庭佣工子女)意识,增强学童对保护儿童的价值观的认识,并促使社会更和谐地包容及接纳外籍家庭佣工及其在港出生的子女。

学童和老师丶外籍家庭佣工社群及公众

竹园区神召会将军澳康乐幼儿学校

「籽言善语」家长大使计划:促进家庭更有效地支援有语言需要的幼童

透过工作坊丶训练课程及日营/宿营,培训家长成为幼儿的训练者,让家长明白与言语发展迟缓幼童沟通的基本要素,并为有需要家庭提供密集式训练。

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学校学生及家长

保良局

动起来!-「执行竞技运动」推广计划

透过「执行竞技」(一套中等至剧烈强度的带氧运动),提升小学生的「执行功能」,即反应抑制丶工作记忆丶情绪控制丶持久专注丶任务展开丶规划与优次排定丶组织丶时间管理丶坚持达标丶灵活变通及後设认知。

小学生丶家长及老师

保良局唐乃勤初中书院

「Smart Teens @ 唐中」学生成长及全校服务学习计划

透过义工训练和服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发掘潜能,提升领导才能及增强责任感。

中学生丶老师及公众

博爱医院

童创梦飞翔

透过工作坊丶活动课程和义工服务,提高儿童的自尊心,鼓励儿童展现他们的权利丶潜能丶热诚和才能,让学童提升理财丶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阔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在卓越领域的能力。

6 – 14岁儿童

宝血幼稚园(深水埗)

健康体能满校园

透过工作坊及亲子运动游戏日,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丶增强体质,激发家长关注子女的健康,学习亲子体能活动。

幼稚园学生及家长

香港救助儿童会

Net神研究所

透过学校讲座,提升公众对保护儿童免受网络威胁的认识,并鼓励公众浏览名为「Net神研究所」的互联网资源中心,以了解更多保护自己免受网络威胁的知识和技能。

12 – 18岁儿童

圣雅各福群会

「童心同行」成长发展计划

透过工作坊丶竞技比赛和义工训练,装备儿童多元技能,以启发其潜能及提升自我效能感,帮助儿童建立正面的身份认同和朋辈支援系统,以及提高儿童的决策及解难能力。

6 – 18岁儿童

香港基督少年军

童心伴同行

透过社区活动及工作坊,提高社区认知以助及早识别有特殊学习需要学童,支援他们的发展需要。

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丶家长及公众

基督教协基会黄埔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

启梦计划

透过工作坊丶义工活动及支援小组,提高有特殊学习需要或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并为此类学童的家长建立支援及互助网络。

葛量洪校友会黄埔学校学生及家长

循道衞理联合教会—循道衞理优质生命教育中心

Not Yet – STEM X生命教育

透过科学丶科技丶工程及数学(STEM)教学活动及社区推广,培养学生创造力丶领导能力及解难能力。

中小学生丶家长丶老师及公众

邻舍辅导会

童乐童游

透过工作坊及展览,以游戏建立儿童情绪和社交发展,向公众推广游戏对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幼稚园及小学学生丶家长及公众

基督教香港崇真会社会服务部

携手同行计划

透过讲座丶工作坊及支援小组,加强支援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的家长和老师,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治疗和支援服务,并通过评估和多样化的培训/支援计划来提高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儿童的能力。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儿童丶家长及老师

天水围循道衞理中学

普及健康丶追求卓越

透过训练丶工作坊及摊位,让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提升自信心,并推广运动的好处。

天水围循道衞理中学及天水围循道卫理小学学生

疯棱剧团

游”戏”在小孩

透过互动剧场演出丶工作坊及小组训练,让儿童学习到面对逆境如何解难,提高正向思维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并提升儿童的大小肌协调丶专注力丶想像力,鼓励他们更多了解自己的情绪及社交互动。

幼稚园及小一至小三学生

仁爱堂社区中心

「童」聚融·社区游

透过训练丶工作坊及有特殊学习需要学生家长支援小组,建立不同阶层儿童及青少年之间支援网络,促进不同人士於社区内的参与及连系。

中小学生及社区人士

备注:上述资料来自获资助机构的计划建议书,有关机构可能会因应实际情况而就部分活动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