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对儿童精神健康的支援」网上持份者交流会持份者的意见
- 精神健康问题
-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儿童欠缺与他人相处的机会,社交发展受到影响。有些儿童甚至因缺乏刺激而出现类似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有些则因与人面对面接触时没有佩戴口罩而感到焦虑。
- 疫情导致有特定需要的儿童出现精神健康问题(例如焦虑症)。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政府实施社交距离措施,并关闭游乐设施。有特定需要的儿童几乎无法与朋友/同学见面,普遍出现沉闷和不快乐的负面情绪。儿童自杀丶自残和滥用药物的个案也有增加。
- 儿童使用电子器材和浏览互联网的时间增多,接触到自杀和网络相关的风险亦因而增加。应加强家校合作,以提高儿童防范网络陷阱的意识。
- 建议政府 —
- 透过不同的媒体平台,推广儿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并为家长举办讲座/培训,内容包括亲职教育丶情绪支援丶协助儿童网上学习的技巧等。
- 资助派发印有笑脸图案的口罩,以重建社区的人际关系。
- 关注家长/照顾者和教师的精神健康需要。
- 上课安排及对学生的支援
- 有参加者建议政府恢复全日授课,以照顾儿童的学习丶社交和身心需要。全日授课旨在灵活安排时间丶让儿童享受多元化活动丶增进师生关系等。如恢复全日授课,必须达到这些目的。
- 另有参加者建议维持半日授课,让师生在下午有较多馀暇时间。学校也有较多时间处理儿童的精神健康问题。
- 在网上学习的模式下,有特定需要的儿童因缺乏集中力和专注力,学习进度尤其受到影响。学校实施半日授课,但学校课程丶考试时间表和功课量均维持不变,儿童为赶上学习进度而感到压力。教师同样承受巨大的压力。建议政府适当调整学校课程,以纾缓儿童的学业压力;把有关功课/师生精神健康评估的指引纳入《学校健康指引》,供学校参考;以及把儿童精神健康涵盖在「学校教育质素保证」范围内。
- 应在幼稚园阶段推行正向教育,自小培养儿童的抗逆力。
- 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以便识别受情绪困扰的儿童或潜在的虐待儿童个案。
- 教育局应考虑邀请学校分享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如何支援儿童的学习和精神健康发展的良好做法。
- 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
-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的轮候时间有所延长,因部分家长没有带同子女接受服务以免受到感染。建议增拨资源支援有关服务,以缩短评估的轮候时间,例如增加言语治疗师丶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的人数。此外,建议向家长提供经济援助,用以在私营市场寻求专业评估。可探讨与非政府机构和社福界合作,建立社区伙伴关系,以填补服务不足之处。
- 儿童住宿照顾服务
- 儿童因被虐待丶疏忽照顾及遗弃而被转介至儿童住宿照顾服务的个案日渐增加。应避免把这些儿童频密地由一所儿童住宿照顾服务设施转到另一所设施。
- 曾有特殊学校的走读生,有紧急需要但不获住宿安排。建议政府检讨有关安排,并就这些儿童的住宿照顾需要加强支援。
- 对儿童的其他支援
- 抗疫措施推行期间,医院暂停探病安排和游戏治疗服务,令住院儿童感到孤单。建议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量恢复为儿童提供医院游戏服务,并为康复中的儿童统一安排覆诊时间,以尽量减少他们不必要地往返不同的服务部门/单位。
- 有参加者建议政府为有特定需要的儿童恢复全日制的中心爲本训练/治疗服务。
- 应加强为儿童提供支援(例如网上情绪支援平台),以便及早识别潜在的自杀或自残个案。
- 有居於劏房或来自基层家庭的儿童,因居住环境挤迫及缺乏多元化活动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建议资助学校或非政府机构举办更多亲子活动,以增进亲子互动和关系。
- 其他
- 建议政府进行研究,检视有特定需要并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儿童(例如患有相关疾病的儿童)的需要,以及如何支援父亲更主动照顾这些儿童。此外,建议研究疫情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儿童的习惯(例如睡眠及做功课/温习的时数)和导致儿童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原因,以便提供支援。
- 政府应考虑放宽「疫苗通行证」的规定,容许不适合接种疫苗的儿童以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作为证明文件,以便进行日常活动。此外,政府各决策局/部门在执行疫苗通行证的规定(例如获发医学豁免证明书人士的安排)时应确保做法一致。
- 政府与社区应建立保护所有儿童(不论是否残疾)免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等紧急衞生危机伤害的能力。在各紧急应变阶段(即由规划至紧急事故後的跟进工作)中,儿童丶家长和照顾者等主要持份者均应参与。当有衞生危机出现时,政府应确保市民可取阅有关资讯和使用有关服务,并加强社区为本的支援网络。此外,应向医护专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做法及培训的指引。
- 健康问题
- 社交距离措施令有特定需要的儿童发展倒退,因为他们接触社交互动丶语言环境和游戏的机会大减。政府应从儿童的角度制订抗疫措施,亦应考虑采取有利於儿童的措施,例如关闭部分游乐设施(而不是完全关闭)丶分隔学校班级(例如按级别划分)或减少每班人数等。
- 疫情期间,家长/照顾者和儿童普遍受到情绪困扰。应加强支援他们的精神健康和情绪需要。具体来说,应加倍留意居於留宿幼儿中心的儿童丶残疾难民儿童和受社会福利署署长监护的儿童。
- 不当使用互联网影响儿童的健康。应采取更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保护儿童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 儿童训练及治疗服务
- 为有特定需要儿童而设的网上训练及治疗服务,成效有限。另一方面,部分家庭受空间和训练工具所限,无法在家中接受有关服务。建议恢复全日制的中心爲本服务,并加强支援。
- 过去三年,疫情对升读小一的幼稚园高班学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加强为就读小学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训练支援。亦可考虑为家长提供津贴,让他们安排个别训练,以满足子女的特定需要。
- 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
- 应加强措施,缩短新症和覆诊的轮候时间。
- 上课安排
- 政府应尽量不暂停幼稚园和特殊学校的面授课堂,因为这些学校的每班人数通常较少,可透过采取预防措施,把感染和传播2019冠状病毒病的风险减至最低。
- 佩戴口罩的规定窒碍有特定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亦令家长难以理解他们的情绪和面部表情。虽然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有建议认为政府应放宽在学校必须佩戴口罩的规定。
- 随着全日授课逐步恢复,政府应检讨学校课程,以减轻有特定需要儿童的学业压力。此外,建议在下午时段给儿童多点时间做功课和参加课外活动。
- 对家长/照顾者的支援
- 网上学习日渐普及,而学校亦不时暂停面授课堂,家长须花更多时间照顾子女,亲职压力增加。有参加者表示,一些非政府机构成立了家长小组,并在社交媒体平台设立专页,为家长提供情绪支援,方便他们分享育儿心得。
- 在实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家长/照顾者可维持适度的社交活动(例如聚会),以纾缓压力。应为家长提供心理教育,协助他们建立积极态度,面对疫情下的挑战。
- 其他
- 政府应统一发放与幼儿有关的疫情资讯,并制作简单易明的宣传影片,令儿童明白政府的防疫措施。
- 疫情期间,在特殊学校接受宿舍服务的智障儿童,其家人主要是在网上进行视像探访。如他们在住宿设施中受到虐待,亦无法清楚地向家人表达。建议政府加强巡查,并监察特殊学校为处理儿童精神健康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疫情期间,医院的探访安排受到严格限制,患长期病的儿童在医院感到孤单和被遗弃。部分儿童因肢体伤残而无法在网上与家人沟通。建议教导家长一些实用的沟通和游戏技巧,以便他们在有限的探访时间内,与子女有效沟通。亦建议在病房布置节日装饰,让住院儿童感受到节日气氛。
- 疫苗通行证的安排限制了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的活动。应考虑以核酸检测取代疫苗接种,以便儿童恢复正常生活。
-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低收入家庭面临经济压力。建议增加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和学校书簿津贴计划的津贴,以纾缓他们的经济负担,并应放宽伤残津贴的要求,以涵盖各类有特定需要的儿童。
- 如儿童须接受不同专业的谘询服务,应尽量把预约时间安排在同一天,以方便服务使用者。
有特定需要的儿童分享了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的感受和所面对的问题,要点如下:
- 面授课堂暂停後,大部分儿童挂念朋友/同学。他们享受在网上学习时互相见面的快乐时刻,亦为复课时能与同学面对面交流而感到兴奋。有些儿童因疫情期间不能出席毕业礼而感到失望,有些则因未能跟移民的朋友和老师好好道别而感到难过。
- 学业方面,有些儿童在网上学习时难以集中精神,有些则对复课後的学习进度丶功课量和适应,或由小学过渡至中学等问题,表示担忧。
- 尽管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面对很多挑战和困难,儿童发掘了多种纾缓负面情绪的方法,例如进行康体活动丶培养新兴趣丶与朋友聊天丶向信任的人说出问题等。
- 在学校的持续支援下,儿童有机会参加网上兴趣班,并通过不同的网上活动与同学一起玩乐。部分学校提供补习班丶社交情绪训练/课程丶正向教育和游戏治疗,以支援儿童的学业丶情绪和精神需要。
- 一名儿童说出住院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到的压力,并期望医院提供更多适合病人年龄的兴趣班丶安排病人定期约见临床心理学家丶提供更多机会让住院病人彼此相处和诉说经历等。
- 网上学习日渐普及,应为弱势儿童提供更多支援,以应付数码隔膜的问题。
- 一名参加者说出遭到校园欺凌的亲身经历,并因为得不到在职家长和学校的支持而感到伤心和孤单。另一名参加者说出在学校被同学排挤的亲身经历,并认为疫情期间暂停面授课堂,进行网上学习或可减少学生被欺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