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
持份者参与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对儿童精神健康的支援」网上持份者交流会
政府就「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对儿童精神健康的支援」持份者交流会收集的意见之跟进
政府就「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对儿童精神健康的支援」持份者交流会收集的意见之跟进
- 教育服务
- 教育局十分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鼓励中丶小学采取「全校参与」模式,从「普及性」丶「选择性」及「针对性」三个层面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并加强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包括有自杀风险的学生)。
- 教育局在2020/21学年推出一站式的「校园.好精神」网站,向学校及公众发放各类最新资讯丶合适资源及各种策略(例如电子海报及小册子),关心学生的精神健康,并透过一站式家长教育网站「家长智NET」及其社交媒体平台,包括Facebook丶Instagram网页及YouTube频道,向家长发放多元化的学生精神健康资讯,以不同形式表达对学生精神健康的关怀。
- 教育局向所有公帑资助中丶小学(包括特殊学校)及其家长教师会 (家教会)分别提供「校园.好精神一笔过津贴」及「家长学生.好精神一笔过津贴」。学校及家教会可灵活运用津贴,在2023/24及2024/25学年为学生丶教师及家长举办与促进精神健康有关的活动或购买有关的服务或材料。
- 为协助教师识别和善用相关的校外及社区资源,教育局由2022/23学年起设立「校园.好精神」教师专业网络(网络)。该网络旨在提供一个资源分享的平台方便教师交流。教育局邀请教师参加研讨会,并透过电邮定期发放最新的相关资讯。
- 为及早识别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教育局致力为教师丶家长及学生提供「守门人」训练。一些例子包括:为教师提供60小时的专题课程丶为家长而设的网上工作坊,以及为中学生而设的「学生守护大使」计划。在 2023/24 学年,教育局会为教师及学校辅导人员(例如社工及校本教育心理学家)举办一系列密集式工作坊,重点是提升他们在照顾有精神健康需要学生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 教育局提醒学校确保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能及时获得适切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务。学校的跨专业团队(包括辅导主任丶辅导人员丶学校社工及校本教育心理学家)会灵活运用校内的人力及资源,支援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丶社交丶情绪及行为上的需要。
- 社会服务
- 65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两间综合服务中心为家长提供所需服务,包括个案工作服务丶家庭生活教育丶小组及活动,以及支援和情绪辅导等,以纾缓他们的压力丶教导他们为人父母的技巧丶加强他们的支援网络和提供危机介入服务等。
- 社会福利署(社署)辖下的个案工作单位为受社署署长监护的儿童提供所需的支援服务,包括个案工作服务丶支援及情绪辅导等。
- 社署在2018年成立五队网上青年支援队,透过青少年常用的网上平台,主动接触边缘及隐蔽青少年,并透过在线及离线模式,为有需要的青少年(包括情绪不稳定及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提供适时的介入丶支援及辅导服务。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资助下,五队网上青年支援队的五间服务营办机构推出了「赛马会青少年情绪健康网上支援平台「Open 噏」」,提供24小时文字同步网上辅导及危机介入服务,以处理青少年的情绪需要及自杀风险。
- 跨决策局/部门合作
- 医务衞生局联同教育局丶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及社署推出「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服务。
- 其他
- 在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的支持下,医务衞生局在2019年委托顾问进行了三项针对不同年龄组别的精神健康普遍程度研究,包括「香港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统计调查 : 6至17岁」研究及针对15至24岁青少年的「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流行病学研究」(「有关研究」)。有关研究的目的包括估计精神病的普遍程度丶求助及使用服务的情况,以及相关的风险及保护因素。记者会分别於2023年5月及11月举行,公布有关研究的结果。
- 教育局为学校提供《香港学生资讯素养》学习架构,以培养学生有效及合乎道德地运用资讯及通讯科技的能力及态度,包括健康使用互联网及电子设备和提高对虚假资讯及网上陷阱的警觉性。教育局亦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专业发展课程及资源套,并与不同政府部门及非政府机构合作,举办相关的学生活动和制作短片及资源,协助学校举行家长教育活动。此外,教育局每年均会举办家长讲座,邀请专家及社工介绍有效管教「电子世代」的方法,协助家长培养子女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使用资讯科技的良好习惯丶不沉迷上网及避免接触不雅内容等。此外,还设立了一条电话热线,为有需要的家长丶教师及学生提供个人支援。
- 教育局推出「理智 NET」校园嘉许计划,以推广健康使用互联网和促进学校之间分享资讯及成功经验,并鼓励学校适当地加入「网络成瘾」及「预防网上陷阱」等课题和举办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对网络罪行的认识。
- 健康指引
- 所有中丶小学及幼稚园在2022年2月恢复全日制面授课堂,以及在2022年3月撤消佩戴口罩的规定後,教育局已拟备处理传染病的相关指引,并把相关指引纳入《学校行政手册》内,而该手册会因应最新的衞生情况不时更新。
- 学校可参考教育局发出的《学校行政手册》第3.5.4章「传染病的处理」丶衞生防护中心发出的《预防传染病指引》及教育局网站「学校/幼稚园/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幼儿中心预防传染病指引」所载的其他资料,并应时刻保持校园环境衞生,以保障师生健康。
- 就精神健康问题向学校提供指导及支援
- 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後遗症,教育局在2023/24学年初在「校园.好精神」网站推出「新学年.好精神」指定网页,汇集不同资源,协助学校帮助学生以正面心态迎接新学年。教育局编制了一系列资源,以支援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并协助学校持续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指定网页提供的资料包括与香港大学精神医学系团队推出的网上精神健康支援平台「迎风」(www.youthmentalhealth.hku.hk)的合作丶与香港赛马会的网上青少年情绪支援平台「Open噏」(www.openup.hk/service)的合作丶「每天好精神」鼓励卡及相关活动,以鼓励学校举办更多「新学年.好精神」活动,从而加强学生与学校的联系,并为教师提供「资源包」,以帮助学生适应新学年。
- 在过去几年,疫情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学校及社会生活复常,学生需时逐渐适应所有变化。教育局在2023年11月发出通函,强烈建议学校优先保障学生的福祉及精神健康,并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学校应从实际和专业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学生的功课负担丶学校的评核安排及课堂安排,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及松弛时间,以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教育局呼吁全港学校在2023年11月内开展「多关怀•添幸福」大行动,鼓励学校参考教育局提供的资料及活动材料,为学生举办各种校本及班级为本的精神健康推广活动。这些建议包括i)举办「精神健康日」,并在课室或学校设立精神健康角/室,营造轻松丶关爱的校园;ii)检讨学校的评核丶测验及考试,以及课程表的安排;以及iii)加强班级为本的支援。
- 学校人员的专业培训
- 教育局已委托大专院校开办有系统的课程,旨在提升教师的知识及技巧,把辅导及训导工作融入学校体系,并培养他们在个案管理丶小组工作及与跨专业人员合作方面的能力,以支援有需要的学生。课程内容包括学生精神健康丶虐儿及家庭暴力。为加强学校人员(包括校长丶教师及社工)的敏感度及能力,以便及早识别有需要的学生或家庭,并提供适时的介入及保护儿童措施,教育局与社署及香港警务处合作,定期举办有关处理怀疑虐儿个案的讲座及研讨会,并提供关於「及早识别及处理怀疑虐待儿童个案」的网上课程,让学校人员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
- 教育局委托大专院校为小学及幼稚园学生家长举办家长教育课程。课程的其中一个重点是培养家长的正面态度,以及加强他们处理一般家长压力的技巧。预计家长能将学到的技能用於面对各种挑战,包括疫情带来的挑战。
- 学校和非政府机构可向携手扶弱基金提交建议书申请配对补助金,以推行有时限的计划。该基金获商业机构捐助,旨在加强基层及弱势家庭的亲子互动及关系。此外,儿童发展基金及共创明「Teen」计划在政府丶商界及社区三方合作下,透过师友配对丶个人发展规划及财政支援,帮助促进弱势儿童及青少年的长远发展。此外,家长亦获安排有关亲子教育及沟通技巧的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的沟通及亲子教育技巧,从而鼓励他们参与子女的人生规划及财务规划。
- 早期识别及介入措施
- 教育局丶社署丶衞生署辖下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及医管局已加强合作。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在徵得家长同意後,会把学前服务中心/幼稚园内有特别需要儿童的测验资料送交教育局,以便转送将入读的学校。而社署资助的学前儿童康复服务单位,亦会把有关儿童的进度报告送交他们将会入读的小学。这些安排确保小学能及早了解有关学生的特别需要,并提供适当的支援,使他们能顺利融入小学的学习环境。学校须为小一学生订定衔接的支援措施,并记录在「幼小衔接支援概要」内,向家长解释学校提供的支援措施。
- 除常规资助外,教育局一直为公营普通学校提供额外资源丶专业支援及教师培训,以协助学校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普通小学须采用 「全校参与」模式,协调学校政策丶文化及措施,并灵活调配资源,以便及早识别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校可运用现有的额外资源,取得所需的专业知识,并加强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专业能力。
- 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
- 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测验服务)已实行分流制度,所有新症均在登记後三星期内获护士接见,情况紧急和较严重的儿童经护士初步评估後会优先获得评估。
- 六个月内完成新症评估的比率,由2021年的73%下降至2022年的61%,这是由於有些家长不愿意在2019冠状病毒病第五波疫情期间携带子女外出接受测验服务评估,而部分测验服务人员亦被调派参与抗疫工作。随着社会复常,预计在六个月内完成新症评估的比率将会提高。
- 在2019-20年度,测验服务已加强人手,包括注册护士丶专职医疗人员(言语治疗师丶高级职业治疗师及高级物理治疗师)及其他支援人员,以期减轻医生的部分工作量,例如跟进转介服务安排丶安排家长参加合适的工作坊和介绍相关的社区资源。新增的专职医疗人员亦有助为有特定需要儿童提供支援。
- 第一层支援服务在2023年9月恒常化後,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全港近 900间学前教育机构。有轻微发展问题的儿童及正等候测验服务的儿童,将由特殊幼儿工作员/学校教师甄别,并由第一层服务支援。对於那些没有得到改善的儿童,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可与教师及其他治疗师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全面及持续的评估,以了解这些儿童是否需要第二层服务,或将他们转介至测验服务评估。测验服务除了透过联络及谘询服务,为学校层面的照顾服务提供支援,也着重评估有严重发展及行为问题的儿童,为他们建议第二层(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丶幼儿中心融合服务丶到校学前康复服务)或第三层(特殊幼儿中心丶特殊学校)的训练服务。
- 鉴於本港私营医疗机构缺乏相关的儿科专科医生,向家长提供财政资助,让他们在私营市场寻求专业评估的建议,在中短期内未必可行。
- 康复服务
- 社署的临床心理学家在疫情期间一直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家长及照顾者提供支援,定期举办网上心理支援小组,监察照顾者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适时的谘询,并透过Zoom会议设计了特定主题的治疗小组,例如亲子游戏时间及静观育儿,以解决疫情期间家长在照顾子女时所面对的压力。临床心理学家亦制作了各种心理教育材料,例如在疫情期间的自我照顾和适应锦囊。这些材料已上载至社署的 YouTube频道,供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照顾者及其他服务受助人在他们合适的时间观看。
- 学前康复服务,包括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丶特殊幼儿中心及到校学前康复服务,一直为家长/照顾者提供支援服务。此外,65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两间综合服务中心为家长提供所需服务,包括家庭生活教育丶小组及活动,以及支援和情绪辅导等,以纾缓他们的压力丶教导他们为人父母的技巧丶加强他们的支援网络和提供危机介入服务等。
- 为促进儿童在复常後的发展,受资助的学前康复服务已由2022年5月16日起恢复中心为本的训练。特殊幼儿中心亦已恢复半日课堂训练,并由2023年2月15日起逐步恢复全日课堂训练。
- 监管和支援特殊学校
- 教育局一直担当监察者的角色,行使《教育条例》赋予的法定权力,监管特殊学校(在适当情况下包括寄宿部)的运作,并为学校提供专业建议及支援,确保其管理及运作合法守规,保障学生及寄宿生(包括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的福祉。
- 教育局在2021年编制《特殊学校策划和管理宿舍服务实务指引》(《实务指引》),协助特殊学校更有系统地策划和管理宿舍部的服务,以及在生活照顾丶起居安全丶学习支援丶社交训练及转衔安排等方面更适切地支援宿生。教育局已成立工作小组,全面检讨《实务指引》的内容,以提供更详细丶具体及清晰的指引。预计检讨工作可在2023/24学年完成。
- 教育局会继续加强对特殊学校及其宿舍部的监管及支援,并检视相关措施的推展,听取业界及不同持份者的意见,以进一步优化现行措施。
- 住院儿童的安排
- 医管局一向支持爱护儿童和支持家庭的做法。举例来说,医管局的儿科医生会尽量照顾住院儿童及其家人的需要,包括为陪同安排提供方便。
- 随着疫後复常,医管局已在2022年第四季恢复医院游戏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