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期計劃 (18個) |
藝閣工作室 | 演童心 夢成真 | - 提升參加者的演員修養及戲劇知識,加強他們的表現技巧;及
- 透過劇本分析,提升參加者對《兒童權利公約》的理解,並討論在生活中能夠行使的權利及義務。
| 工作坊、表演、義工服務 | 6至12歲兒童及其家長、及公眾 |
北區愛心基金有限公司 | 玩出無限潛能 | - 讓兒童釋放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下情緒,並提高兒童社交發展的機會;
- 透過競技比賽,讓缺少運動的兒童可從中獲得快樂、體驗健康的生活及學習團隊合作、領導能力及抗逆力;
- 透過與子女一同參與比賽,讓家長從中獲得快樂,共建和諧的跨代家庭生活;及
- 透過壁畫創作和寫作比賽,讓兒童分享他們的感受和活動反思。
| 典禮、工作坊、競技比賽、壁畫創作及寫作比賽 | 小學生及家長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 大學青年會(香港大學) | 「童」遊「家」FUN - 兒童玩樂權利推廣計劃 | - 讓香港大學學生和公眾了解遊戲和運動對兒童心理及社交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及推廣玩樂對兒童福祉帶來的益處;及
- 提供機會讓低收入家庭促進親子關係及建立快樂和諧的家庭生活,使兒童能健康發展。
| 訓練日、簡介日、宿營、攤位活動及嘉年華 | 香港大學學生及教職員、居於觀塘區的低收入家庭(包括兒童及家長)及公眾 |
綠想成真(香港)有限公司 | 兒童環保首飾設計師培訓計劃 | - 透過輕鬆有趣的環保首飾設計師培訓計劃,結合課堂理論、戶外考察及展覽,鼓勵兒童展示自己的權利、潛能、才能和熱誠;
- 透過設計及製作環保首飾,加強兒童的決策、解難、個人表達和組織能力;及
- 透過展覽展示兒童的學習成果,以提升他們的满足感、自信心及自尊心。
| 工作坊、戶外考察及展覽 | 小學生 |
何文田循道衛理楊震幼兒學校 | 愛孩子 護孩子 | - 增進家長/照顧者在保護兒童方面的知識和技巧;
- 讓兒童認識保護自己的概念及方法;
- 增進教師及社區人士在愛護兒童方面的概念及相關知識;及
- 提高社區人士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列明保護兒童的價值觀的理解。
| 工作坊、嘉年華及藝術作品展示 | 2至7歲兒童及其家長、及公眾 |
香港教育協會 | “童心°家”同心活動計劃 | - 舒緩育有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長的壓力及促進他們身心靈的健康;
- 讓家長放鬆及學習不同技能,令他們在協助子女時更得心應手;
- 促進親子關係及舒緩家長及兒童日常的壓力;
- 透過展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能力,增強他們的信心;及
- 加深公眾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了解,及於社區推廣「童一天空下 關懷顯愛心」的主題
| 課堂及展覽 |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長/照顧者、及公眾 |
愛心工程有限公司 | 維他命N玩樂大使計劃 | - 透過玩樂及接觸大自然,讓兒童的情緒能得到抒發,以達至身心健康正面的發展;
- 提升親子關係及建立和諧家庭;及
- 加強公眾對兒童情緒及社交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及影響的認識。
| 義工訓練、日營、工作坊、講座及聚會 | 大專生、小學生及其家長 |
陸趙鈞鴻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 「童心繪夢」 | - 提升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有信心在未來有足夠的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發展自己的夢想;
- 加強幼兒的決策和解難的能力;及
- 加強幼兒發展自己卓越領域的能力。
| 故事劇場、工作坊及分享會 | 幼稚園學生及從業員 |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校友會 | 工程師夢想啟航 | - 提升兒童對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的認知及興趣;
- 提升兒童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及
- 提高家長對香港的科技人才發展的了解。
| 工作坊、導賞團及典禮 | 小學生及家長 |
沙田培英中學 | 沙‧培育未來學生領袖訓練計劃 | - 提升兒童的自信心和能力感;
- 加強兒童的領導和解難能力;及
- 幫助兒童加深對身處社區的認識及鼓勵他們關懷社區的需要。
| 培訓活動、工作坊及日營 | 小學及中學學生 |
微笑共行 | 小小慳BB.家庭環保大使培訓計劃 | - 透過鼓勵兒童在家中擔任小環保大使,提升兒童的環保知識、自信心及成就感;
- 透過遊戲,啟導兒童的學習能力、及激發他們的才能及思考和創意潛能;及
- 透過展示兒童的學習成果及領導能力,加強他們的組織和表達能力,及提升他們的滿足感。
| 講座、工作坊、手機應用程式及展覽 | 小學生、家長、老師及公眾 |
香港神託會 | 社區小小導賞員訓練計劃 | - 訓練兒童成為社區導賞員;
- 加強兒童的解難和領導能力;及
- 讓兒童從他們的角度去觀看社區,展現他們的熱誠和權利。
| 工作坊及導賞服務 | 小學生及公眾 |
東華學院有限公司 | 玩回童心 情意更深 | - 透過研討會,提升幼兒(包括有多元需要的兒童)的父母和幼兒教育工作者對自由玩樂的理解,以了解如何透過自由玩樂培育幼兒的社交和情緒管理的能力;
- 透過工作坊,鞏固父母對自身角色的認識,並掌握自由玩樂的技巧,以改善親子溝通及幼兒的社交和情緒管理的能力;及
- 讓幼兒和父母共同創作自由玩樂的活動/材料,並透過展覽展示有關活動/材料。
| 研討會、工作坊、諮詢環節及展覽 | 3至6歲幼兒及其父母、幼兒教育工作者、及公眾 |
東華三院賽馬會利東綜合服務中心(方潤華服務處) | 「童樂在南天」兒童發展計劃 | - 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
- 提升兒童情緒控制和社交發展的能力;
- 提升家長育兒及處理兒童情緒的技巧;
- 加強家長之間的互助支援;
- 提供有關處理兒童情緒和帶領小組技巧的培訓;及
- 促進和諧家庭關係。
| 發展小組及工作坊 | 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家長、幼兒教育的老師和學生、及前線幼兒工作者 |
維樂天 | 維樂天「心肝碇」家長交流學堂 | - 向照顧者灌輸專業知識,以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所面對的不同挑戰,並由兒童專家及專業人士教授育兒的技巧,以提升親子關係;
- 加強照顧者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理解,及協助有關兒童發展其潛能,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抗逆力;
- 讓照顧者學習自我關懷的方法,在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同時,也能應對自身的需要,藉以提倡關注照顧者的福祉;及
- 透過持續的自助小組,促進支援照顧者的同行網絡。
| 研討會連小組討論及工作坊 |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父母/照顧者 |
遞綠元素有限公司 | 清潔郊野海岸行動及升級再造膠樽雕塑工作坊 | - 透過導賞及清潔行動,加強兒童的決策和解難的能力,及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認識;
- 透過雕塑工作坊,鼓勵兒童展現他們的潛能、熱誠和才能,並培育兒童在卓越領域的發展;及
- 提升兒童的自尊心、自信心、成功感及成就感。
| 導賞團、清潔行動、工作坊及展覽 | 小學生 |
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 | 兒童愛玩在荃灣 | - 讓兒童學會以正向方式表達情緒,從而建立正向人生;
- 讓公眾明白幫助兒童學會以正向形式表達情緒和建立正向情緒的重要性,及發掘運動的重要性;及
- 促進缺乏社區玩樂活動的兒童的身心發展。
| 小組活動、遊戲日及工作坊 | 3至9歲兒童、家長、照顧者及公眾 |
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 最佳玩「家」- 兒童發展支援計劃 | - 了解遊戲時間與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連及重要性;
- 提倡兒童遊戲時間的權利,為他們營造健康有利的生活環境;
- 提倡有質素的親子遊戲時間,以建立及提升親子關係;及
- 倡導及教育社區人士有關兒童遊戲及親子遊戲時間的重要資訊。
| 啟動禮及閉幕禮、親子小組、桌上遊戲大使培訓及義工服務 | 居於油尖旺區的7至11歲小學生及其家長、及社區人士 |
兩年期計劃 (12個) |
明愛胡振中中學 | 擁抱多元文化社區計劃 | - 提升非華語學生的解難、溝通和協作能力及創意;
- 讓他們與社區連結,融入社區,增加自信及擴闊社交網絡;
- 促進華裔家庭對少數族裔文化的理解,消除偏見;及
- 促進華裔及少數族裔家庭之間的溝通,達至共融。
| 培訓、工作坊、比賽及義工服務 | 小學及中學學生及其家長 (華裔及少數族裔) |
兒童脊科基金有限公司 | 護脊運動社區推廣計劃 | - 推動兒童學習護脊運動,從而提升兒童的脊骨神經健康和效能及腦部發展;及
- 引發社會大眾對兒童脊骨健康的關注,並建立維護兒童脊骨健康的意識。
| 訓練工作坊、遊樂日及嘉年華 | 2至12歲兒童、家長及公眾 |
基督教宣道會五旬節堂睦鄰中心 | Chill Club「童」遊 | - 推廣運動和遊戲對兒童健康及情緒和社交發展的重要性;及
- 推廣快樂和諧的跨代家庭生活對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 網上平台、親子活動、工作坊、展覽、體驗活動及日營 | 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基層家庭優先)及其家長、及公眾 |
DADs Network Limited* | 《童心合歷‧玩動家》 | - 釐清運動與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加深公眾和照顧者的認知,並鼓勵他們自發地和恆常地與兒童遊戲和運動;
- 結合新興運動、歷奇遊戲及親子元素,締造優質的親子時間,從而提升學童的運動興趣和動機;及
- 透過新興運動,提倡和促進跨代共融,讓核心家庭成員及跨代(祖孫)建立共同運動的習慣。
| 家長講座、運動訓練、同樂日及親子體驗營 | 5至15歲中小學生及其家長與主要照顧者 (包括祖父母)、及公眾 |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 | 心靈健康學校外展計劃 | - 幫助無可避免地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的兒童釋放壓力;
- 為兒童的精神健康提供豐富及多元化的支援;
- 提升兒童在重返校園後對藝術、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及遊戲的興趣;
- 幫助兒童加深在日常溝通中對社交的理解,以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 為老師、家長、照顧者及學生提供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而設的健康、教育及社會福利服務的資訊。
| 嘉年華及講座 | 小學及初中學生、家長、學校職員及兒童照顧者 |
香港霹靂舞協會有限公司 | 霹靂健將 | - 推廣運動的益處及鼓勵兒童進行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
- 推廣遊戲及運動對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及
- 讓參加者認識霹靂舞帶來的正面影響,例如情緒調節、社交發展等。
| 網上短片、同樂日、表演、體驗活動、資訊分享及問答環節 | 3至18歲兒童、家長、教育者及公眾 |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 | Sing Along 聲愛樂融計劃 | - 提升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認識和關注;
- 增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在社區的參與度;及
- 促進社區人士對共融理念的理解。
| 開幕典禮暨同樂日、工作坊、比賽、合唱團練習和表演、培訓、體驗活動、分享會暨同樂日、及DVD和分享集製作 | 6至12歲小學生、家長及公眾 |
香港樹仁大學有限公司 |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和家長而設的多專業介入: 肢體情感、遊戲介入治療和表現藝術介入治療 | - 推廣積極正面的教養方式及促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
- 協助育有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長了解他們子女的肢體情感、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令他們在社交情緒上有更有效的溝通;及
- 透過介紹可以在家進行的遊戲治療和表現藝術治療活動及技巧,促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長之間的溝通。
| 開幕典禮暨遊樂日、工作坊、影片及遊戲包製作、團體遊戲治療及閉幕典禮暨誇學科研討會 | 3至9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長、以及與育有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庭接觸的專業人士 |
凝動香港體育基金有限公司 | 激發!凝動《閱「動」繪本》 | 幫助兒童知悉運動的重要性及培養運動習慣,改善他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促進親子關係。 | 繪本及示範影片製作、培訓及工作坊 | 5至8歲的兒童及其家長 |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 自閉症譜系青少年性教育教材計劃 | - 幫助自閉症譜系青少年掌握社交及溝通技巧,使他們能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及建立正確的性態度,為未來進入戀愛及婚姻關係打好基礎;及
- 支援服務自閉症譜系青少年的前線工作者及家長,按自閉症譜系青少年之需要,為他們推行適切之性教育及兩性關係教育,以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 遊戲咭、短片、網站和社交媒體貼文製作、傳媒發佈會及工作坊 | 自閉症譜系青少年(小四至小六及中學學生)、服務自閉症譜系青少年的前線工作者、照顧者及家長 |
香港心理衞生會 - 恆泰坊 | 同享童遊 | - 提升區內父母對『兒童為本遊戲』的理解;透過遊戲,重建或加強父母與子女的情感結連,並將親子遊戲時光常規化,締造遊戲機會予兒童;及
- 讓復元人士及其3-18歲的子女從遊戲中得以舒壓,建立正向情緒及正面理解,提升融和關係,有助促進有關兒童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 講座、工作坊、比賽、小組及大型活動 | 復元人士及其3-18歲的子女、因親職照顧而受情緒或精神困擾之觀塘區居民及公眾 |
明光社 | 「幸福孩童:保護孩童身心靈計劃」 | - 提升基層家庭兒童的幸福感及成功感,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 針對5大範疇(照顧及保護、家居安全意識、安全社交距離、分辨小秘密與驚喜、及網絡分享)加强公眾教育;及
- 輕鬆地加強親子關係。
| 公眾教育短片/動畫及手冊製作、講座及工作坊 | 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家長、照顧者及公眾 |